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241章 势必不还

第241章 势必不还(2/2)

目录

当初选择向朱高煦投诚的胡纶被朱高煦任命为西厂指挥使,然而从渤海起兵到现在,他基本没有露过面,西厂也没有给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这一切并不是朱高煦遗忘了胡纶,而是他早早将胡纶安插进了杨彬的商队中,让他带人南下登州,在登莱一带为自己日后登陆做准备。

这才过去不到半年时间,朱高煦很好奇胡纶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消息。

他接过那百户官递来的情报,只是略微一看,眉头就皱在了一起。

胡纶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居然拿到了南京刚刚下发的指令。

耿炳文驻守真定、河间,扼守山西关隘,继续保持南军的地理优势。

登莱水师出兵,准备援救辽西的吴昇与刘嵩、吴寿安。

长江水师北上,两广水师也被北调,两支水师的统帅是陈瑄。

除此之外,还有从西南调兵的举动,以及耿炳文麾下大致有哪些将领。

这情报如此详细,朱高煦只是大致看了看,便判定了胡纶兴许是拉拢到了锦衣卫内官职不低的人,不然不可能掌握如此精确的情报。

此外,胡纶也说了燕军和渤海内部依旧有一些锦衣卫,他们虽然官职不大,但能将许多基础的消息传递给朝廷,例如眼下燕军和渤海军合计是十七万大军,粮食数额足够吃半年。

此外,还有各军的一些基本情报也有出现,除了神机营和女真八卫的情报没有泄露,其它情报都大致泄露了一些。

“爷爷……”

将情报看到如此,朱高煦目光复杂,他很清楚这是老朱生前的手笔,因为朱允炆不可能把锦衣卫利用到这种地步。

“这份情报,让人带给我父亲。”

朱高煦将情报放在桌上,交代的同时,脑中也不断分析战局。

显然,眼下耿炳文军团在将领素质上,比历史上下降了太多,原因无非就是太多优秀将领被牵制在了西南。

历史上耿炳文应该是和顾成这种两次百人斩的猛将配搭,而顾成被朱棣俘虏后,虽然经过朱棣的劝说而投降,但他只负责守城,不负责进攻。

北平城之所以能抗住李景隆几十万大军的猛攻,这可不是不善军事的朱高炽能打出来的,而是顾成的功劳。

现在顾成不在耿炳文军中,北平没有了他,那还能守住吗?

朱高煦起身渡步,同时也对朱允炆北派的三支水师感到头痛。

就他从朝廷《邸报》和五军都督府《塘报》之中获得的消息来看,老朱在洪武二十九年后就没有让人下令造过战船。

在此之前造的战船,分别是两千料七十艘战船,以及一千五百料五十艘,还有两千料马船一百二十艘。

这些战船加上原本三支水师的战船,仅战船的吨位就超过了十五万吨。

如果将全世界的所有海军和水师拉在一起,恐怕都会遭遇明军这三支水师的碾压式打击,更别谈自己了。

自己要渡海登州,必须要提前拿下皇城诸岛,然后消灭这三支水师。

面对它们,没有水师将领的自己很难取胜,唯一能取胜的地方就是火炮。

只要有足够的舰炮,那他完全可以用十艘船打出明军一百艘船的火力。

明军战船的火炮配置自己了然于胸,他们却不了解自己火炮的威力和数量,这是自己能利用的优点。

想到这里,朱高煦坐回了位置上,又将思绪放到了陆地上。

对于耿炳文麾下军队,朱高煦为数不多担心的只有三支,一支是在京的上十六卫和听操豹韬卫和河州卫。

前者十六卫的子弟都是出自淮西,而淮西兵的强悍朱高煦深有体会。

别不说,他最开始北上吉林,率兵奇袭西阳哈的兵卒中,最为骁勇的便是傅让、林粟、孟章等淮西兵。

十六卫淮西子弟兵,数量有近九万人,这支精锐军团就是历史上朱棣南下时遭遇到的最强兵团。

燕军骑兵三次贯穿淮西兵团,结果淮西兵团硬是能重新结阵,把朱棣打得坠马剑折,如果不是朱高煦和张玉先后救他,恐怕朱棣就要泯然阵中了。

除了十六卫外,朱高煦次而忌惮的,便是在京听操的豹韬卫和河州卫精骑了。

那七千精骑的骁勇程度不下于六千渤海精骑,有他们在阵,加上合适的骑将,朱高煦就需要时刻警惕被突袭和切断粮道这两种可能。

这两部兵马,是大明最能打的兵团,其次便是朱高煦次而担心的西南兵团。

西南兵团并不全是西南高原山地出生的西南兵,更多是从江南迁往云南的江南兵。

他们可以打高原山地和热带雨林,也可以十营两淮水网,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朱高煦从情报中获得了一个致命消息。

“沐春……”

朱高煦低语这个名字,倍觉头疼。

同样是三代子弟,但沐春毫无疑问是三代子弟第一人,即便李景隆都无法取代他的位置。

历史上沐春在去年九月便病逝了,而眼下他还活得好好的,并且正值一个人的巅峰。

如果朱允炆让沐春接替耿炳文,朱高煦不确定自己能否击败沐春,因为他并不熟悉沐春,而沐春却可以通过五军都督府之前库存的渤海塘报来了解自己。

沐春的能力不用多说,他已经在现在的麓川之战中展现了带兵五万,并且能规划各支兵马穿插包围和歼灭,历史上能在云南打出这种效果的人,只有诸葛亮、傅友德和沐英三个人,算上他就是第四个。

当然,更重要的是,沐春和何福这群眼下的西南将领与麾下西南兵团,本质上都是江淮人,并不是从小就生长在西南山地环境下的人。

其中典型的,例如像王瑄的父亲王兆便是当初徐达北征兵团的一员,然后因为云南空虚而被老朱集体调往云南驻守。

比起西南的原始森林,其实他们更擅长在平原作战,例如历史上何福就是带着西南兵团与燕军在平原交手,两次打平。

这两次交手,朱棣麾下擅长平原作战的燕军并没能在西南军团手上讨到便宜,最后还是靠朱棣发现西南军团缺少马匹,因此发挥骑兵优势,连续四次高机动性迂回来进行战术欺骗,最后成功离析西南兵团和淮西兵团,并抓住战机一举击溃。

何福都能如此,更不用说自十七岁起,便跟随傅友德、沐英出征西北,又随军征伐云南、江西的沐春了。

沐春毕竟是二十五岁便已经在西北、中原、江西、西南等地积功,被拔擢为后军都督府佥事的存在。

放眼整个明初,除了李文忠和朱文正、沐英、朱棣外,还未有人能在这般年纪展露这般才干。

一想到沐春的能力,朱高煦就后悔了起来。

虽然他不知道沐春为什么能活到现在,但他的潜意识告诉他,这件事兴许与王瑄有关,因为他只告诉过王瑄要如何预防热带雨林之中的瘴气,以及解救的办法,还有走出热带雨林后需要怎么做才不会染上后遗症。

沐春兴许就是靠着王瑄的办法,才侥幸活了下来。

“王瑄,你这憨货……”

朱高煦忍不住埋怨了一句王瑄,心里也渐渐急迫了起来。

历史上耿炳文能被朱棣击败,其手下将领素质不行是一个因素,可如果把顾成和瞿能都调给了他,外加上陈瑄率领的水师,恐怕便是朱棣也会打得十分艰难。

“得在他们到来前,提前击溃耿炳文才行……”

朱高煦眼下需要时间,击溃耿炳文无疑是延长决战时间的最好选择。

拥有这样想法的不止是他一个人,还有身处北平的朱棣。

姚广孝的情报比胡纶收集的更为全面,因此朱棣提前朱高煦一步就获知了南军的动向。

不仅如此,他还清楚平安率领杨松、潘忠等人前往了雄县。

坐在燕府的承运殿内,朱棣沉默着扫视眼前的将领,再没有了此前因为如何抉择朱高炽与朱高煦时的犹豫,只剩下了专属燕王的果毅。

他的目光扫视着诸将,从张玉到朱能、再到丘福、张武、孟善……最后放到了带着一万步卒来听他节制的房宽身上。

“老二派来的兵卒少了些,但却已经足够了。”

“房宽,我命你率所部驻守永平府,防备山海关的吴寿安。”

“末将领命!”

“孟善,你率兵一万驻守居庸关,若是房昭前来,不必理会他,固守便可。”

“末将领命!”

“高炽、郑亨,我命你们率兵两万驻守北平,随时支援永平和居庸关!”

“末将(儿臣)领命!”

朱棣选好了驻守的人,也留下了四万兵马保护北平重要之地,他没有再用那滑稽的“俺”来作为自称,而是用了多年未用的“我”,可见他有多重视这一场战役。

“张玉、丘福、朱能,你们率兵,与我南下破耿炳文。”

朱棣缓缓起身,可面对他的安排,丘福却迟疑道:“殿下,眼下耿炳文已经有二十万人,再过几日便是二十三万了,可我们只有四万可调动之兵。”

“四万……”对于他的迟疑,朱棣却抬起了下巴,不似平日的憨厚,反而多了些桀骜,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他冒着大雪奔袭千里,迫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的那一刻:“四万已经足够了!”

“我就是要趁着南边的四万援军还没到,用四万人从正面击败他的那二十万大军。”

他拔出腰间宝剑,咬紧牙关直视剑锋:

“南军不破,势必不还!”

稍许再制作《辽东布政使司图》发到彩蛋章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国运:擂台我人族共主斩诸神 剑道天骄,从镇压诸天开始 全民异兽:我即是天灾 钓系向总轻点宠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重返天宫当门将 一人之下,小巫祝只想收集精灵 末世小饭馆 提前登录!重生的我怎么输? 1979黄金时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