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79章 白手起家

第379章 白手起家(2/2)

目录

“全部抵达了?”朱高煦倒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快。

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毕竟随着政策下发,只要学子们眼睛不瞎,都能感受到朝廷对毕业学子担任胥吏的政策收紧,谁都不想因为迟到而错失这个让全家人享福的机会。

“全部抵达了,如今就等着殿下您分配胥吏给各县了。”

“另外,这是夏尚书让臣转交给殿下的调任奏疏。”

孙铖拿出了一份奏疏,朱高煦从亦失哈手中接过打开后仔细看了看。

这份奏疏中的名单,基本都是从辽东、山东、四川三省和五个都司在任新政官员中有政绩的人选。

从府衙到县衙都有人选,不过其中主动报名贵州的数量稀少,朱高煦数了数,仅六十七人。

这样的情况让朱高煦皱眉,新政之下,一个县的官员数量比洪武年间要多,一共是六人,分别是正七品的知县、正八品的县丞、从八品的主簿、正九品的教谕和从九品的典史、掌管兵马司的巡检。

典吏和巡检之前是不纳入品级的,而新政之下则是最低的从九品。

虽然官职低微,但却有了上升通道,而胥吏中的吏员、镇长、里长、粮长等人却需要参加科举,考上举人才能继续上升。

考举人虽然没有考进士的难度那么大,但也是要与几十万人共同争夺不到两千名额的,同样是百里挑一之人。

“六十七人,顶多维持一个府。”

朱高煦皱眉看向孙铖,孙铖也作揖道:“夏尚书的意思是,先对播州分出的遵义府派遣官员,维持前方大军的粮草畅通。”

“至于其它的府邸官员,则是可以从今年的科举中选拔派任。”

“另外这六十七名官员中位于四川的官员已经前往了遵义府,并带去了相应的熟练胥吏。”

孙铖解释完,朱高煦略微颔首,随后将奏疏合上。

“既然是这样,那就先这么办吧,胥吏与官员们一同出发。”

交代过后,朱高煦便继续看着孙铖,孙铖也没有其它事情,因此起身作揖后缓缓离去。

不多时,春和殿内又响起了朱高煦朱笔批阅的声音。

也在他批阅的同时,从四川重庆府前往贵州遵义府的崎岖山道上也挤满了人。

二月中旬的贵州依旧寒冷,高山浓雾让人头发上尽是水珠,远远看去好似所有人都白了头。

那不足两丈宽的崎岖山道上,数千民夫们驱赶挽马拉拽各样工具走在最后,在他们的前面则是上千名各类工匠,以及数百名读书人的队伍。

“孟明,这路也太难走了。”

人群队伍中,一名二十七八岁的儒生抱怨着,而他身旁那二十出头的青年儒生则是轻笑:

“若是这地方不够偏远,也轮不到我们前来担任高官。”

面对湿滑崎岖的山道,青年儒生依旧能够笑出来,不得不让人佩服。

“老实说,你现在后悔没?”

擦擦胡须上的露水,那二十七八的儒生开口询问,而被他询问的那青年儒生也笑了笑:“有什么可后悔的?”

“若不是朝廷给予了恩典,我们之中多少人连读书都困难,终其一生不过就是海边打渔的渔夫,码头扛货的力夫罢了。”

“如今我徐硕徐孟明被朝廷破格提拔为遵义知府,已经是天大的恩宠,如何还敢后悔?”

徐硕轻笑着开口,旁边那人也苦笑道:“你要这么比倒也不错。”

“好了,还有二十里路就到桐梓县了,你得好好准备了。”徐硕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两人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向前方继续走。

耗费一个时辰,他们总算气喘吁吁的赶到了那所谓的桐梓县,也是他们进入遵义府的第一个县。

只可惜,这个所谓的县,与他们印象里的县简直是天差地别。

“这是我的县?!”

站在山坡上,看着那由木墙圈起来,里面生活着千余人的桐梓县,那二十七八的儒生不敢置信,身旁的徐硕也心里一沉。

他们忐忑的率领队伍走下了山去,随后便在桐梓县门口见到了两名等待许久的胥吏。

他们在见到徐硕他们的时候,连忙小跑上前迎接:“章程(刘才),见过徐知府、王知县。”

二人是徐硕他们提前两个月派来沟通的胥吏,自然认识徐硕他们。

“这就是桐梓县?”知县王章不敢置信的看着这简陋如乡村的地方,章程闻言也苦笑道:

“遵义府适合置县的地方并不多,桐梓已经算平坦的地方了。”

“在之前,这里只是一个驿站,除了驿馆和马厩,剩下的寨墙与二百间木屋都是黔国公他们修建留下的。”

章程汇报了桐梓县的情况,王章听到后与徐硕面面相觑,不由咬牙道:

“我就知道,以我的政绩顶多做一个主薄,如今提拔为知县,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

“先进去看看吧。”瞧着连集镇都称不上桐梓县,徐硕也不免忐忑了起来。

尽管和蹇义商量决定前往贵州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他没想到遵义的情况居然是这样的。

现在他都有些担心自己的治地遵义县(播州城)是个什么情况了,总不能和桐梓县一样吧。

想到这里,徐硕和王章带着目瞪口呆的桐梓县五名官员和四十多名胥吏走进了桐梓县的木墙了。

在寨子内部,那两百处木屋已经被百姓所占据,并且他们还在炮制木头,准备继续建造房屋。

他们穿着青黑色的衣服,男人穿着青黑色的左衽上衣和长裤,女人则是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裙和长裤,颜色也以青黑色偏多。

“这些百姓都是被改土归流土司留下的苗家百姓,昨日军中的刘千户来说,还有两千多洞蛮人在迁徙的路上,算上这里差不多有四千人。”

章程解释着,而那群百姓也害怕的看着他们,纷纷停下了手中动作。

“寨中有一百披甲的军中弟兄,不过他们一般不管百姓,只负责维持治安。”

“我来的时候那刘千户说,他们只负责到我们的兵马司训练好,然后就要前往南边平叛去了。”

“这期间的政务他们不插手,需要帮忙的话可以帮忙。”

章程解释着桐梓县的一切情况,同时从怀里拿出了一本文册:“这就是桐梓县的所有情况了。”

王章接过打开,徐硕也凑了过来。

【二百六十七户,一千六百二十七口,男丁五百二十六人,未成丁三百二十四人,女七百七十七人。】

【屋舍二百处,驿馆一处,马厩一处,牛二十六头,挽马十二匹,猪三十四头,家禽四百二十七只,粮三千六百石……】

“孟明,伱得支持我啊!”

瞧着手中的文册情况,王章怀疑自己管理的不是一个县,自己也不是一个知县,而是一个镇长。

与徐硕的身份不同,王章是辽东官学中举的学子,虽然也是关外,但始终比不上吉林城出身的徐硕。

徐硕能被破格提拔为遵义知府,除了没人愿意来外,也有他吉林城身份的缘故。

这次徐硕入贵州,蹇义是给了他许多帮助的,他手下有七百多名胥吏和一千六百多名工匠,此外还有六百匹挽马和两万余石粮食,五千多贯钱。

不和徐硕哭穷,王章真不知道和谁哭穷了。

“我倒是想帮你,但现在我得看看遵义县是个什么情况,得再走访走访各县是个什么情况。”

徐硕咽了咽口水,遵义府内有遵义、桐梓、绥阳、仁怀、湄潭五县,如果每个县都和桐梓这么穷,那他恐怕真得向朝廷上疏求援了。

“我先给你留三千石粮,各类工匠各十名,胥吏三十名,教习十名和四夷馆翻译一名。”

“其它的,你等我走访一个月再给你调拨。”

徐硕做出承诺,然后与王章在土路上行走,偶尔想与这些百姓交流,却因为语言问题而无法交流,只有依靠四夷馆的翻译才能了解对方困难。

“我虽然知道苗语,但侗语和其它却不知道,王知县得找些人翻译才行。”

四夷馆的翻译汗颜作揖,王章闻言则是心力交瘁,只觉得桐梓县兴许就是他这辈子的养老处了。

“军中应该有精通这些语言的,我到了播州后给黔国公写信求几个人来帮你。”

徐硕拍了拍王章的肩膀,并不希望他气馁,毕竟桐梓县的地势情况可以说这一路走来最好的地方了,好好开发还是有希望凭借功绩更上一步的。

“希望有吧,只是这桐梓县连耕地都没有,我看来只能坐吃山空了。”

王章看着文册上那仅有的两亩菜地,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情绪。

“我去了遵义看看,杨氏家族治下耕地应该不少,不然他们吃什么?”

“就算没有,你也不用担心,大不了像你在大竹县当典吏一样,带着百姓们慢慢开荒就是,粮食我会想办法。”

面对王章的气馁,徐硕不断为他打气,同时看了看桐梓县的情况,随后让自己身后的官员命令所有工匠前来桐梓县,为桐梓县加急修建些屋舍。

很快,千余名工匠砍伐树木,坯土为墙,只是半日时间就修出了十余间单间的屋舍。

尽管十分简陋,但总比没有要好。

瞧着那十余间简陋的屋舍,以及空旷的四周,徐硕不免咋舌,祈祷自己的府治不会这么贫困……

(本章完)

.

目录
新书推荐: 诸天:每个世界随机一个关键词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林枫苏慕白 炼魂珠林枫苏慕白 林枫苏慕白穿越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百老英雄儿女传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 九转分身术林枫苏慕白 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 官途权力巅峰陆浩方静
返回顶部